石勒传(华夏这一词因何而来)

1. 石勒传,华夏这一词因何而来?

“华夏”一词的本义,有很多源头和含义。

统一的说法是:“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古人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华夏”一词,最初指夏、商、周王朝的政治核心区域——中原一带,“华夏族”指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民族即后来的汉族。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华夏”一词的含义不断演变、扩展,不仅仅限于地理概念,还泛指中国、中华民族。

为什么古人要选“华夏”这个词,而且要赋予它独特的涵义呢?

“夏”的源流及涵义“夏”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黄帝和炎帝在古代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战争,最终炎帝部落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打败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

后来,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了一个新的部落。开始居住于渭水中下游,后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

颛顼之子叫鲧,鲧之子叫禹。相传大禹曾经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因而这个部落得名“夏”。

后来,舜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禅让给了禹。

相传禹治水后,将领土分为九州。这成为中国领土的雏形。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得到了权位,将“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以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就以“夏”部落名为国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部落以及夏朝的政治核心区域,在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带,也即早期的“中原”。这也成为后世历代长期的政治中心区域。

由此,黄帝和炎帝成为汉民族的祖先,夏部落成为汉民族的源流。

“华”的源流及涵义夏部落不断繁衍、扩张,与周边民族不断融合发展,先后建立了夏、商、周王朝。

周王朝继承了夏、商两代的成果,进入古代奴隶制度社会的鼎盛时期。

周王朝的军事、经济、文化、科技鼎盛,尤其是建立了一套文明体系,以行政管理制度、礼仪、服饰、青铜器冶金技术、漆器工艺,诸子百家思想流派等为代表。

我国人民很早就注重服饰文明及其社会意义。

《易经·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到周朝,制定了一套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安定天下。其中,将冠服制度作为立政的基础之一,使其成为身份、阶层的标志。

因此,服饰品种类别众多,区别分明。例如有朝会服、祭礼服、从戎服、婚礼服、丧服以及常服、便服、礼服等。

男性服饰有冕服、弁服、玄端、深衣之分,女性服饰有鞠衣、展衣、禄衣、纯衣等,王后有六种翟衣类礼服。

当时,已经确立了上衣下裳的基本款式。

周朝最出名的礼服制度,头要戴冠、巾,有鹊尾冠、尚冠、长冠、筒冠等。服装上有章纹、敝膝、组玉等配饰组件。

同时,编制各种形状的发髻、塑造各种发型,以及画眉、脸颊施粉、抹红嘴唇等,加之工艺饰品,进行搭配、妆饰。

服饰佩饰有金、玉、青铜、丝织、缂等材质,形式有衣饰、头饰、腰饰、腕饰、手饰等,有带钩、笄、钗、玦、琮、项链、臂钏、手镯、指环等。

在后世出土的周朝墓葬中,多次发现保存完好的衣物,纺织品有丝、麻类,包括绢、绨、纱、罗、绮、锦、绦、组等类,制作精良,织绣工艺高超。

服饰具有遮羞、保暖的本质功用,是人类生活的要素标配,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美学思想、内在精神的体现。

在古代,“华”与“花”通用,代表多彩、繁盛。由此也就有了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的含义。

周王朝将以服饰文化为代表的社会文明推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我国被誉为“衣冠王国”、“礼仪之邦”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夏”一词的涵义周朝是“夏”部落后裔建立的强盛王朝,重视并拥有服饰华采之美的“华”,于是也就自称“华夏”,寓意疆界广阔、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周书·武成》中有“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是“华夏”一词目前最早的文字记载。

同时,《尚书·正义》中明确记载:“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而且“华”和“夏”也可以单独用,均有盛大、美好的相同涵义。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周王朝采用分封制,将宗室子弟和功臣分封为诸侯,建立多个国家。这就是“封建”一词的由来。

周朝是“夏”部落后裔建立的王朝,周王为“天下共主”,自称“夏”。这些诸侯国家也就是“夏”部落的分支,称为“诸夏”,是“诸多夏国”、“华夏列国”的意思。

由此,以“华夏”自居的周王朝,就有了明确的华夏族群的自我认同和命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跨氏族的族群观念。

最初的“华夏”一词,指周王朝及其疆域。华夏族,指中原地区的民族,即后来的汉族。

因而,“华夏”一词最初指中原一带。

例如我国最早的汉字辞书《说文解字》中记载:“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珿中原之人。”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

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家分分合合,神州大地上陆续出现了一系列政权、王朝,不断更替。

但是,历朝历代一直都有个共同的理念:共尊以“夏”部落的发祥地——中原政权为正统政权,逐鹿中原、建立政权,就可号令四方,定鼎天下。

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华夏”一词的地理概念也就不限于指中原一带,而是全国。

最终,各民族不断融合、发展,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建立了多民族、疆域辽阔、统一的国家。

随之,“华夏”一词的涵义也不断扩展,而且也不仅仅限于地理概念,还包括文化内涵。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中对“华夏”的注解为:“中国古称华夏”。

追根溯源,代代传承,因而我们就自称炎黄子孙、华夏民族。

石勒传(华夏这一词因何而来)

2. 为何康熙反而能称祖?

东亚各国的君主都普遍使用庙号,庙号顾名思义,是皇帝在去世后进入太庙,对其的一种称号,皇帝的名讳是不能提的,只能换一种叫法。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庙号可以追溯到商代,真正开始完全把庙号作为帝王去世后的称号是从西汉算起的。因为庙号涉及“子议父,臣议君”,作为千古第一帝的秦始皇坚决反对,秦始皇就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

习惯上,庙号是按照“祖有功,宗有德”来确立的,早期非常严格,并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庙号的。汉朝的景帝刘启虽然平定了七国之乱,但他和其父文帝刘恒,其子武帝刘彻相比对汉朝的贡献有不小的差距,也比不上中兴西汉的汉宣帝刘询。并且刘启存在冤杀晁错、周亚夫的情况,武帝并没有给他上庙号。庙号通行在唐朝,唐朝及以后的皇帝,一般情况下除了末代皇帝都有庙号。庙号可以体现一个帝王对于创立基业发挥的作用,尊崇地位。为了不忘祖宗,也要向前几辈追尊。还出现改庙号的情况,比如大明王朝就没有太宗,是因为朱棣曾经的庙号是太宗,被他的后世子孙改为成祖。

一般情况下,一个王朝庙号的祖有六个,包括追尊和实际担任皇帝的。习惯上用的比较多的是始祖、太祖、烈祖、高祖、世祖、圣祖、成祖。宗则比较多,公认的百宗之首,是宗里面最好的庙号。一般高宗、世宗也比较好,具有中兴之功的帝王,一般庙号为中宗或者宪宗。比较差的庙号是玄宗、神宗、真宗、道宗、理宗、光宗、僖宗、熹宗。还有一种庙号是明着是褒扬,实则是贬损。比如文宗则偏向皇帝文弱无能,武宗则偏向皇帝夸志多穷。下图是唐朝神龙之后的庙号。

庙号是有讲究的,除了特殊时期祖泛滥,庙号还是比较正规,甚至可以说很准确的概括帝王的功过。清初,则是个特例,四位皇帝出现三祖一宗,清(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有开创之功,为太祖,这个不为过。皇太极把清朝由边陲政权扩大为得到部分蒙古部族承认的博格达汗,为清军入关奠基,太宗称号也配得上。福临虽属冲龄继位,权力由叔父多尔衮把持,但毕竟皇帝是他,功劳还是应该属于他的。顺治年间,清军入主中原,开启大一统王朝,福临的世祖庙号也是没有问题的。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的圣祖庙号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圣祖在历史上,除了康熙皇帝并没有其他帝王使用过,圣祖这个庙号创立就是帝王为了追尊先祖用的。比如唐朝皇族非得和老子李耳扯上关系,给李耳一个唐圣祖这个庙号。作为继任者和儿子,在给父亲上庙号的时候,雍正皇帝肯定会高抬自己的父亲。从《清史稿》对康熙皇帝的评价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论曰: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覯。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於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於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於戏,何其盛欤!

这段对康熙皇帝的评价,明确的说康熙皇帝虽然是守成之君,实则做得是开拓之事。这是有道理的,顺治皇帝壮年去世(出家说不靠谱),康熙皇帝8岁登基,江山并不稳固,内有鳌拜外有南明势力、噶尔丹、郑经集团等。能够守住这片祖业就是开拓。也确实扩大了清朝的疆域,获得庙号为祖,也算实至名归。也可以说,是康熙皇帝奠定了后来清朝的基础,使清朝真正成为大一统王朝。也就是说清初的三祖一宗,太祖努尔哈赤建立了基业,世祖福临把基业发展到中原,圣祖玄烨建立完全的大一统王朝。

同样的问题,清朝的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也开疆拓土,巩固了当时东方最强大的帝国,如果要是按照这样算,是不是庙号都应该是“祖”呢? 这里面就涉及一个问题:雍正皇帝的私心。雍正继位谜点很多,正统性也经不起推敲。抬高康熙皇帝,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依靠美好康熙皇帝,提升自己的地位。

按照正常的庙号,如果康熙皇帝不是圣祖,那么大概率是世宗或者高宗。当时在议定康熙皇帝庙号时,有人提出仁宗,也有人提出世宗。客观的说,作为少年亲政,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并不够,在太宗已经属于皇太极的情况下,就应该给康熙皇帝一个祖的庙号。问题并不在康熙皇帝的功绩够不够祖,问题在于清初为什么出现三祖,康熙皇帝的庙号为什么是圣祖。如果顺治皇帝不是祖,康熙皇帝为祖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一个王朝出现两个庙号是祖的皇帝,比如元朝,太祖铁木真,世祖忽必烈,这也符合实际。出现庙号为三祖是祖泛滥的曹魏和两晋,而且都有追尊,严格来讲也不是一朝三祖。清朝初年出现的三祖,这些都是万世不祧,对于康熙皇帝来讲有拔高的嫌疑。

圣祖在以前都是追尊很久远的颇具神话色彩的人物,比如唐圣祖是老子李耳,宋圣祖是轩辕黄帝,或者叫赵玄朗。这样的人物历史上真的存在与否都是谜,黄帝只是人文始祖,李耳是道教始祖。康熙皇帝是正统王朝唯一一位“圣祖”。他完全可以换其他的庙号比如烈祖、成祖,圣祖更是把康熙皇帝神圣化,像老子和黄帝这样的圣人一样。这个拨的就是有点太高了。

康熙皇帝庙号为祖,有点勉强,也可以说的过去。毕竟有过三祖同朝的先例,功绩说够,绝对也够。毕竟建立稳固、庞大的疆域。问题是一个圣祖有点怪怪的,难道真正的清朝是从康熙皇帝开启的,还是清朝能够上千年,玄烨成为远祖。总之,圣祖出现了,康熙皇帝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圣祖。

3. 历史上发生过国家名字重复的事情吗?

中国历史上出现国名重复的情况,主要集中在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随着少数民族入住中原,在中原地区争夺地盘,政权跌宕混乱,相继建立了数十个小国,国名重复时会按建国早晚及都城方向进行区分,如魏晋南北朝的前赵,后赵;南凉,北凉,后凉,前凉;前秦,后秦;前燕,后燕,北燕,南燕。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与南唐;后汉与北汉,南汉;前蜀与后蜀。南北朝时期赵前赵(319-329)

匈奴人刘曜建立,占据陕北,关中,后平定西北,为了维护统治,发展生产,恢复汉族儒家文化,并命汉族地主为官,迁十万匈奴人进入关中。

后赵(319-351)

羯族首领石勒在河北建立的政权,后石勒灭前赵,占有了除东北三省,新疆以外的整个北方地区。

公元 333年石勒去世,养子石虎杀死石勒的儿子篡位,迁都邺城。

在公元四世纪这一百年的民族大融合中,鲜卑族慕容氏先后建立了五个政权.

前燕(337-370)

慕容皝建立,都城棘城(辽宁),传位其子慕容俊,被前秦苻坚所灭。

后燕(384-407)

慕容皝的儿子慕容垂建立,都城中山(河北定州),394年灭西燕,407年被北燕所取代。

西燕(384-394)

慕容泓建立,都城山西长子县,立国不足10年,后燕所灭。

南燕(398-410)

慕容皝的儿子慕容德建立,都城广固(山东青州),传位侄子慕容超,409年被晋军生擒斩首,3000多名慕容家族成员被斩首,慕容家族从此销声匿迹。

北燕(407-436)

后燕末代皇帝慕容宝的养子高云(后更名慕容云)建立,都城龙城(辽宁朝阳),沿用燕国国号。436年被北魏所灭。

前秦(350-394)

氐族人苻健建立,占据关中,都城长安。因是秦国故地,就以"秦"为国号。

苻健死后,苻坚杀苻健之子代之为帝,大力发展关中经济,灭前燕,灭前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苻坚于公元383年率兵南下,发动针对东晋的淝水之战,战败后国内矛盾激化,被部将姚苌杀死,此后10年前秦名存实亡。

前秦灭亡后,领土自东向西分裂为后燕,西燕,后秦,后凉,西秦,后魏6个国家。

后秦(384-417)

羌族人姚苌建立,姚苌曾被前秦大将俘虏,后被苻坚救下,屯兵陕西耀县。

前秦叛乱中,姚苌将昔日的恩人48岁的苻坚吊死在陕西彬县,后占了前秦的一部分,建立后秦。

西秦(385-431)鲜卑首领乞伏国仁建立,都城在甘肃兰州,400年被后秦所灭,复国后又于431年被大夏所灭。

前凉(317-376)

西晋灭亡后,汉人张氏于河西之地凉州建立,是十六国里面第一个汉人政权。376年被前秦所灭。

西凉(400-421)

李广后裔李暠建立,政权中心位于凉州西部的酒泉,因此称为西凉。

北凉(401-439)

蒙逊建立,都城姑臧(甘肃武威),439年北魏拓跋焘率军包围姑臧城,北凉灭亡。

后凉(386-403)

前秦大将吕光建立,都城姑臧,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宁夏,青海,新疆,内蒙,成为西北霸主,403年投降于后秦。

五代十国唐

后唐(923-936)

突厥沙陀族李存勖建立。后养子李嗣源发动兵变继位,因政绩突出,被称"后唐明宗"。

南唐(937-975)

李昪于江宁(南京)建立,传三代-李昪,李璟,李煜。

汉后汉(947-950)

后晋节度使刘知远建立,都城开封,建国后第二年刘知远去世,其子被枢密史郭威杀害,后汉就此灭亡。

南汉(917-971)

南海王刘陟建立,都城兴王府(广州),统治广东,广西,海南。

北汉(951-979)

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政权,刘崇在山西称帝,都城太原,辖山西。

从这些国家可以看出,国名相同时,通常会按照国家都城和统治区域的位置来区分,如南凉和西凉,北凉,就是按照统治中心处于凉州的方向来区分。如果遇到两个国家统治地域相同,如前秦和后秦,统治中心都是位于陕西,秦国腹地,就按照建国时间先后来区分。

4. 你认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是谁?

孙武

孙武

兵圣--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着《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吴起

兵家亚圣,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战国第一名将。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吴起

吴起(?~公元前381),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战国初期两大传奇名将之一(另一为孙膑)。"提十万兵横行天下者,桓公也,提七万兵横行天下者,吴起也,提三万兵横行天下者,孙子也"。吴起曾士鲁、魏、楚三国,到哪哪强,尤其使魏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战国时,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兵书《吴子》将战争性质区分为"义兵"、"强兵"等类型;战备上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在战略战术上,强调料敌应变,积极利用外界条件,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法;在将才上要求将领掌握"四机"以指挥作战(见吴起的军事思想)。《吴子》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

郭沫若称:吴起"是中国历史上永不会磨灭的人物"。

周敬评论曰:吴起的天性中有许多中国人的残忍暴戾、刻薄寡恩的成分,但他又有如历代明君,善于对士卒施恩,假仁假义,"爱兵如子",所以,获得成功;他不愧为大谋略家,既有谋略实践,又有谋略理论,比他略晚的孙膑也是这类谋略巨子。欲评论中国谋略,不能不了解他们。

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孙膑

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肦(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今范县西南),大败魏军 ,杀庞涓(一说自杀),掳魏太子申(见马陵之战)。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白起

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号称战神,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一(其余为李牧、王翦、廉颇)。白起

白起(?-前258)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至大良造。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阀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三十六年,领兵入楚,攻克楚都,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白起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军13万人,淹死赵军2万余人。五十五年,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坑杀赵俘40多万人。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

韩信

汉初第一名将。西汉的实际缔造者。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韩信

韩信(?-前196年)号为"兵仙"。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

公元前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军事家、大战略家。西汉开国功臣,齐王、楚王、上大将军,后贬为淮阴侯。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卫青

卫青(?~前106)骑兵战的三大天才之一,卫青

中国历史人物。一为西汉军事家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对士卒体恤较多,威信很高。

冉闵

冉闵(?-352年),亦作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冉闵

(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

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闵这样充满争议,以致于主流教科书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他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扭曲的。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他?捧杀还是棒杀?目前我所找到最早持这一观点的是清未学者荆驼写的"冉闵传",称冉闵「振古铄今,扭转乾坤」,见《江苏》,11/12期合刊本(光绪30年4月1日),页89,104-5据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子石虎更加残暴。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 石虎发男女十六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时逢暴雨,漳水水涨,死者数万人;他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四十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傍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 石虎将邯郸(一说临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创全人类有史以来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者,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住在"富丽唐皇"宫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四百万左右。大屠杀了多年之后,石勒估计也杀累了,听录了谋士要他建立"根据地"做"皇帝"的建议,改变策略,开始有了收降汉人做奴隶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杀。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根据汉人张宾的建议,定都襄国。中原农业经济得到一点恢复。在南方石勒长期与祖逖将军做战.祖将军死后,没人能有效的组织北方各堡与胡人对抗。公元320年前后,屈指可数的几个保壁大帅也最后降石赵,石赵王朝完成了对中原和关中的牢固统治。 到公元349年,冉闵屠胡之前,迁居中原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之多,数量上相当惊人,他们是在东汉、魏、晋、石赵四个朝代因各种原因迁到中原地区来的胡人。有被当时政府强迁进来的,有主动迁进来的,有武装打进来的。晋朝统治时期,在"南达长江,北到燕辽,西起关陇,东至东海"的广扩区域,不断的有各胡酋占山为王,扰乱地方。但大都不敢公开反对东晋的统治,为害的区域只是个别郡县,不对晋朝统治集团构成威胁。直到匈奴人刘渊和羯族人吸桑石勒等的出现,凶奴、羯人合流,胡人铁骑横扫了整个黄河流域,建立后赵。 后赵统治北方时,当时的汉人不超过五百万左右,胡人却与这个数相当甚至高于这个数。胡人人口还在增长,而汉人不断减少。《晋书》:"方今四海有倒悬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以冉闵为首的汉族人们对入塞胡族的复仇行动,是汉人发起的绝地反击。入塞胡族成份复杂:像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铁弗族、卢水胡、鲜卑(史书称白虏,也有学者认为黄种人)、九大石胡的远迁部落等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 氐族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大月氐主体为白种人,小月氐和巴氐主要为黄种人。 而姜、夫余、乌桓(东胡与凶奴混血)、和入侵辽宁的高句丽等民族主体为黄种人,个别部落除外。 如果等他们杀尽了北方汉人,在中原地区繁殖起来。会成为一个金发碧眼的种族(根据现在鲜卑后代千分之几白人血统都成显性基因的特征),会再向南方要生存空间,再把南方的三百万人杀掉,或大部份杀光小部分汉族被溶入新的种族。而不是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杀绝,仅占北方汉人人口百分之几不到的胡人溶入北方汉族。汉族像其它三大古国的民族一样亡族是很可能的。 公元350年前后,冉闵歼灭数十万后赵胡军,推翻后赵王朝,致书各地,号召汉人起来杀胡人复仇,史载全国各地:所在承闵书诛之。当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陕西的汉人都纷纷起兵,仅邺都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20几万(甚至远在陇西的麻秋收到冉闵的"讨胡檄文"后,都杀掉所部胡人响应,因为陇西胡人太多,呆不住脚,麻秋带领部下斩关向东出关中投*冉闵,中途与胡人王朗干了一仗,杀朗部胡人数千,后被氐酋蒲洪捉了去。)除了向侵略者报仇外,冉闵最大的功绩还在于驱逐胡蛮数百万出中土。 《晋纪》:"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 石虎统治后期,冉闵救济饥民。冉闵推翻后赵,分兵四面出击,与各大小胡酋互攻,数百万胡人被中原人们驱逐(石虎强迁到邺城的共计几十万汉人,也有近半数在动乱中返还家乡,中途大部份被胡人所害。)氐、羌、胡、蛮等各民族数百余万,返还陇西或河套等地的家乡,九大石胡甚至迁回中亚。返迁途中各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进攻掠对方,甚至人肉相食,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 冉闵使胡族大返迁,造成中原百余万胡人死亡达十之七八,这就变相的杀了百万胡人.中国历史上后来建国的十六国国家中,鲜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未被灭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但这时胡人数量大减,民间汉人恢复增长。胡人见识了汉人血腥报复的可怕不得不向汉人寻求合作,汉人从事农耕,胡人则充军打战。这才开始了和睦共处.五胡乱华时的少数民族往往打战不论男女老少全族皆兵。当然往后发展精兵全由男子充当。在十六国南北朝频繁的战争中,胡族大量战死,胡族彼此之间也相互灭族。民间从事农耕的汉人不断恢复增长,北朝东西魏的战争使胡人人口枯竭.两国汉族大地主势力却强大起来,为补充兵源不足,不得不开始大量起用汉军.西凉地区的汉军得到北周起用,正是在这一时期.鲜卑国主们把公主嫁给这些汉族地主势力以拉拢他们,汉军的起用为后来杨坚灭胡和隋唐的建立创造外部条件。 如果没有冉闵的"杀胡令",没有他号召汉人复仇,驱逐各胡出中原。以后会是什么样?首先胡人在中原繁殖上千万人口后,再把南方的汉人杀绝并不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主休民族汉族也会像别外三大古国一样被异族取代。 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只留下四五百万,这得主要归功于匈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 冉闵灭后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凶奴为主的胡兵。冉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仇屠杀。 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可惜的是一支万人的羯族部族,因为向北投降鲜卑而保留下来.后来鲜卑人帮助它们杀了冉闵,鲜卑入主中原。 这支羯人在鲜卑的统治下以打仗为业。 鲜卑内战时羯酋造反,压抑久了的尔朱羯疯狂地杀着鲜卑人,差点将鲜卑灭族。 在鲜卑复仇的打击下,羯人在侯景带领下跑到南方梁朝统治区,好心的南方梁朝政府接纳了他们,收为雇佣军。忘恩负义的侯景确杀死了梁武帝,对江南汉人实施血腥的种族屠杀,使原本人口众多,千里沃土的江南变成赤地千里,尸骨遍地,杂草丛生的不毛之地(仅屠健康城就将全城四万户约二十万人杀绝.).史称侯景之乱。 试想如果侯景这时再杀到南朝的两广地区,把未充分武装起来的两广地区也个个击破,再把当地汉人也杀光,南方除个别山区外可真谓无人了。 直到后来,南梁将领陈霸先带珠江流域的两广军队准备充分后北伐江南,花了很大代价才灭此悍族,这一种族才真正从地球上消失。陈霸先将从江南跑来两广的难民回迁,把许多原本在两广和越地山区的人口补充到长江中下游,充实当地人口。陈霸先建立陈朝,采取了很多开明的措施来恢复经济和人口增长,即使这样直到隋灭陈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南方的人口却一直没有恢复到侯景之乱前的规模。 由此可见,单侯景几千羯兵就可血腥杀光江南人,更别说几百万白种胡人如果没被驱逐出在中原,而在中原繁殖几千万后必然向南方要生存空间的结果! 冉闵赶胡族出中原,为汉人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令山东、河南、安徽、江苏(长江以北地区)、湖北(长江以北地区)回归东晋。冉闵的神兵铁骑,让胡人从此不敢再轻视汉人的武力,收敛了他们肆意抢掠的行径。冉闵,不愧为我大汉英雄,其功业利在千秋!冉闵在取得政权后。并不想和胡寇闹翻脸。曾经宣布:"与官合则留,不合则去。"一夜之间,周围百里的汉人全部争相拥入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离去。城门那里一面是大量的汉人拥进城市来投奔冉闵。一面是大量的胡人纷纷出城.冉闵看到这个场面不得不确信确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陈庆之

陈庆之

陈庆之武威将军,公元525年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接管徐州。北魏派两位宗室元延明、元X领兵二万,在陟口一带扎下营寨准备进兵,陈庆之得到消息之后,逼近敌人营垒挥师直击。一比十,这很可能是他所有战斗中实力比例与敌人最接近的一仗。战斗的结果,二元的两万人马不过在一通鼓之间被陈庆之的两千人马击溃败逃 梁大通元年(527),与寻阳太守韦放合攻魏之涡阳(今安徽蒙城)。魏遣征南将军元昭率数万步骑来救,陈庆之乘魏军远来新至,仅指挥100人击破其前锋。 后又与诸将连营而进,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交战频繁,将士疲惫。有的将领建议退兵,他力主决战。魏军筑就13垒以控制梁军,他领兵夜出,破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梁军乘胜强攻,俘斩甚多,其余九垒皆溃。 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陈庆之领兵乘北魏征讨邢杲起义军之际,乘虚攻占荥城(今河南商丘东),进逼梁国(今河南商丘)。魏将丘大千率众7万分筑九城,以抵御梁军。陈庆之率军进攻,一日之内攻占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元颢遂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城南称帝。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时魏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军2万来援,进屯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考城四面环水,守备严固。陈庆之命部下在水面筑垒,攻陷其城,全歼2万,俘元晖业获。 梁大通二年(528年)四月,魏北海王元颢来降,梁武欲利用其向北拓地,至不济也能在魏梁间建立个防卫缓冲地带,遂封元颢为魏王,以陈庆之护送北归。具体目的地史书并未明说,是否要一直送到洛阳,也是未知之数。同年十月,陈庆之袭取魏铚城,旋破荥城。 梁大通三年(529年)四月,魏元天穆率大兵东讨邢杲,陈庆之乘虚北上,围攻梁国(治睢阳),破魏丘大可7万人。元颢于此称魏帝,改元孝基,以陈庆之为前军大都督。四月二十日,陈庆之进军考城,破魏元晖业羽林军2万人。五月一日,魏大梁守军望白袍而降。陈庆之遂引师西进,鞭指魏都洛阳。五月二十三日,在魏援军赶到之前,破魏杨昱7万人,攻陷荥阳。俄而率3000兵背城力战,破敌援军元天穆、尔东兆骑兵万余。随后魏尔朱世隆弃虎牢,洛阳全裸于梁军之前。五月二十五日,元颢入洛阳,改元建武。 然梁军陷洛阳后,魏元天穆等又反扑,先后攻克大梁、睢阳,并由费穆率2万兵攻虎牢,洛阳告急。陈庆之遂回师进击魏军,元天穆畏之而率4万众北渡黄河,费穆则率2万众降于虎牢。随后,陈庆之收复大梁、睢阳,洛阳之危尽解。 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月,东魏定州刺史侯景率7万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侯景乘胜进军淮上,并写了信劝陈庆之投降。梁武帝遣侯退、侯夔等前去增援,军至黎浆,陈庆之已击破侯景。

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李靖

骑兵战天才,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罗马帝国的灭亡。李靖(571-649),字药师,原名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

骑兵战的天才。李靖军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戚继光

戚继光戚继光: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谥号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也是一名爱国诗人。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所率部下号称"戚家军"。 他出身将门,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隆庆二年(1568年)调往蓟州,加高加厚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创立步、骑、车、辎重诸营,边境得以安宁。抗倭历经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往广东,后罢归登州,不久病卒,卒谥"武毅"。戚继光以捍卫边疆为己任,屡克强敌,战功卓著,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等书传世。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5. 东晋和五胡十六国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东晋”和“十六国”的名称,可不是近现代史学家命名的,而是在那一历史时期之后,后世人延续下来的习惯称呼。

先说“东晋”:为区分西晋而产生的别称之一

东晋时期的人们,可不叫自己为东晋,只是叫“晋”,只是后世为了区分永嘉前后的两个晋王朝,才加上了“东”这个方位词。,“东”是为了区分而添加。

至于“晋”来历不必多说,是为表明延续晋室的王朝性质。司马睿称帝之前,先称晋王,这是跟司马炎建西晋一样的程序。而东晋的称呼来历,则是在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后,之后的人们为了区分洛阳“晋”和建康“晋”而有的叫法。

当时东晋还有“中晋”和“江左”的称呼:

陶渊明曾经作《命于诗》云:“在我中晋,业融长沙。”这里面的“中晋”也是指的东晋。

南朝梁朝沈约的《宋书•礼志》当中,记载“晋始则荀鳷、郑冲详定晋礼;江左则荀崧、刁协缉理乖紊。”这其中的“晋”就是指的西晋,而“江左”就是指的东晋。

除了代指之外,当然也有直接称呼“东晋”的记载:

《魏书•地形态》当中,有“东晋寿县”的记载,可知当时也有用东晋代指司马睿所建立晋朝的习惯。

《南齐书•臧荣绪传》中有“括东、西晋为一书”的说法,也是佐证了“东晋”这一称呼在南朝便已经出现。

由此来看,“东晋”并非近现代的史学家所命名,而是古代沿袭下来的称呼习惯,这种情况也适用于中国古代史当中,“东、西汉”、“南、北宋”这些朝代名号的命名。

再说“十六国”:源于崔鸿《十六国春秋》

“十六国”说的是自西晋末期到东晋期间,所建立的十六个政权的名称,因为诸多政权集中出现在这百余年间,并且政权更迭频繁,所以统称这一时期为十六国时期。而又与江左的东晋王朝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因此也称这一时期为东晋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的称呼,也同样不是近现代的历史学家,根据史料来命名的,而是古代史料当中的称呼习惯,主要是根据北魏崔鸿所编撰的《十六国春秋》一书,对汉赵、后赵、前燕、成汉、前凉、前燕等十六个政权的记载。

当然了,“十六国”只是这一时期的指代,这一段历史当中建立的政权,不仅仅十六个,只是用“十六国”来当做这一历史时期的统称而已。

“东晋十六国”

很多人读中国历史,其实对朝代名有很多误区。

最常见的就是认为像“东晋”“南宋”这些,为了区分朝代而出现的习惯称呼,就是朝代的国号。其实东晋建立时,同样跟西晋一样,以“晋”为国号,南宋也一样的情况。

之所以出现东晋、南宋这也的称呼,仅仅是后世人为了区分之前的晋王朝、宋王朝而已。这个“后世人”可不仅仅是说近现代的史学家,而是那一朝代之后的诸多历史时期。

这就很容易知道了,“东晋”是为区分“西晋”而出现的代名词,代指东晋王朝的还有“江左”、“中晋”等称呼;而“十六国”代指与东晋几乎同时的北方政权更迭乱世,源自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6. 花开复花落意思?

花开复花落释义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开复】1.收复(失地)。《晋书·庾亮传》:“时石勒新死,亮有开復中原之谋。”2.清代指官吏被降革后恢复其原官或原衔。《清会典事例·吏部五三·官员开复》:“内外官员有因事故降级留任者,三年无过,方准开復。”《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且等看此地官项交完,或是开復原官,或是如何,再作道理。”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是役,吾郡孙军门大刚、童军门镇陞,先有罪,至是还孙总兵原职,童开復顶戴。”

【落】《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禮·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又《爾雅·釋詁》落,始也。又《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註》宮室始成,祭之爲落。又叔孫爲孟鐘,饗大夫以落之。《註》以豭豬血釁鐘曰落。又《博雅》居也。《綱目集覽》人所聚居,故謂之村落、屯落、聚落。又《後漢·竇憲傳》躡冒頓之區落。又蕃籬曰虎落。《前漢·鼂錯傳》爲中周虎落。《註》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又廢也。《莊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無落吾事,耕而不顧。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經》落落如石。又

7. 传国玉玺自秦朝传到了什么时候?

传国玉玺就是之前的和氏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和氏璧做了传国玉玺,并叫丞相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四字,成为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秦二世而亡,秦王子婴脖子上挂着传国玉玺向刘邦投降,玉玺就到了刘邦手里。

而传国玉玺本来是遍体通透,但是,一次意外它成为“金镶玉”——但这次意外再次向所有人证明了它的尊贵。

当派手下安阳侯王舜向自己的亲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索取传国玉玺时,老太太大怒,将玉玺扔向金柱,使得传国玉玺磕掉了一个角。但是这并不影响传国玉玺的价值,王莽将其镶上了金边。东汉刘秀推翻王莽,玉玺又回到刘家手里。

而东汉末年,玉玺被率先进入洛阳皇宫的孙坚发现,他,以为天命在他身上,于是偷偷带着玉玺想回老家。但可惜得玉玺未必得天下,孙坚却死于刀箭之下。相反的,当儿子孙策把这块玉玺献给袁术后,却获得了不小的发展。袁术败亡后,玉玺就回到了东汉朝廷手上。汉献帝禅让给了曹丕,玉玺到了魏国手上。

之后,三国一统于晋,晋又分西东。中原大乱,“城头变幻大王旗,唯一不变是玉玺!”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更为了宣传自己的“神性”,石勒在玉玺右侧加刻“天命石氏”——他们姓石,得到宝石,以后天命不绝。没想到仅仅过了十几年,玉玺随着后赵的灭国传到冉魏手中。

后冉魏又乞兵东晋,用玉玺换,没想到传国玺竟为晋将领骗走,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就这样,传国玉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等到隋一统华夏,传国玉玺又被收入隋宫。

隋大业(公元618年)年间,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传国玺又被萧后携带遁入漠北突厥。

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传国玺归于李唐,那位大名鼎鼎的唐太宗照样龙颜大悦。

唐末,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

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公元939年,后晋石敬瑭引契丹军包围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从此,真的传国玺就此失踪。

所以没有传国玉玺的大一统王朝有宋,元,明,清四朝。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52)
第16届亚运会(第十6届亚运会奖牌榜)
上一篇 2024年04月21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4月21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